褐斑带天竺鲷Taeniamia fucat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Gobiaria / 鰕虎鱼总目Kurtiformes / 钩头鱼目Apogonidae / 天竺鲷科Apogoninae / 天竺鲷亚科Archamiini / 长鳍天竺鲷族Taeniamia / 带天竺鲷属Taeniamia fucata / 褐斑带天竺鲷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钩头鱼目>天竺鲷科>带天竺鲷属>褐斑带天竺鲷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Kurtiformes/钩头鱼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头与身体布满乳突状感受器,呈网格分布。本目鱼类有育卵行为。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椭圆,高而侧扁。前鳃盖脊平滑,边缘呈锯齿状。侧线完全,延长到尾鳍。具锄骨齿。臀鳍基底长;尾鳍顶端微凹。胸腔及肛门附近有发光器。D. VI+I,8;A. II,15-17;P. 14;Ll. 28;Pred.S. 5-6;GR. (4-8)+(14-18);BD. 2.3-2.5,HL. 2.6-2.7 in SL。体银白,散布黑色素胞;体侧具有20-23条的橘红色窄曲横纹,鳃盖瓣后方侧线下方的前2条窄曲横纹有时会扩散延长而形成一形状不规则的宽橘红斑。颊部具暗点,有时会扩大而形成颊斑。尾柄眼点经常大且易区别,有时呈扩散状,或稍淡而不显。由吻端到眼前缘有黄线,其上下各有一蓝纹延伸至眼上下缘。原记载之横纹长鳍天竺鲷(Archamia dispilus)为其同种异名。褐斑长鳍天竺鲷Archamia fucata为本种之同种异名。   栖息生态:主要栖息于近岸海湾或泻湖内之珊瑚礁区。群居性,以浮游动物或其它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本种鱼通常与其它长鳍天竺鲷群中混游。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红海,东至马歇尔群岛、萨摩亚及东加,北至台湾、日本,南迄澳洲等。台湾大部分海域皆有分布。   渔业利用:无任何经济价值。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