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鰕虎/
子陵吻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Gobiaria / 鰕虎鱼总目Gobiiformes / 鰕虎目Gobioidei / 鰕虎亚目Oxudercidae / 背眼鰕虎科Gobionellinae / 小鰕虎亚科Gobionellini / 小鰕虎族Rhinogobius / 吻鰕虎属Rhinogobius giurinus / 子陵吻鰕虎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鰕虎目>背眼鰕虎科>吻鰕虎属>子陵吻鰕虎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汽水环境
淡水环境
有市售
中国有分布
简介
  Rhinogobius giurinus/子陵吻鰕虎台译极乐吻鰕虎,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子陵鰕虎。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Oxudercidae/背眼鰕虎科鱼类的简略描述。   较Gobiidae/鰕虎科无明显形态特征,为分子系统学所划分,海水淡水均有。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背鳍VI, I-8~9;臀鳍I-8~9;胸鳍20~21;腹鳍I-5;尾鳍2+18+4。纵列鳞27~30;横列鳞10~11;背鳍前鳞11~13。鳃耙2+6~7。椎骨26枚。   体长为体高的4.7~5.6倍,为头长的3.2~4.2倍。头长为吻长的2.9~3.2倍,为眼径的4.0~5.4倍,为眼间隔的7.9~8.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2.5倍。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稍侧扁;背缘浅弧形隆起,腹缘稍平直;尾柄颇长,其长大于体高。头中大,圆钝,前部宽而平扁,背部稍隆起,头宽大于头高。头部具5个感觉管孔(B',CD,E,F)(图519)。颊部肌肉凸出,具2纵行感觉乳突线(b, d)(图519)。吻圆钝,颇长,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背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眼下缘具5~6条放射状感觉乳突线,向下延伸,但均不超越颊部的第一水平状(纵行)感觉乳突线(b)。眼间隔狭窄,稍小于眼径,内凹。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位近吻端;后鼻孔小,圆形,边缘隆起,紧位于眼前方。口中大,前位,斜裂。两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尖锐,无犬齿,各2行,排列稀疏,呈带状,外行齿稍扩大;下颌内行齿亦扩大。犁骨、腭骨及舌上均   无齿。唇略厚,发达。舌游离,前端圆形。鳃孔中大,侧位,向头部腹面延伸,止于鳃盖骨后缘下方稍后处,鳃孔宽稍大于胸鳍基部的宽。前鳃盖骨后缘有3个感觉管孔(M', N,O')鳃盖上方具3个感觉管孔(H', K', L')(图519)。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根。具假鳃。鳃耙短小。   体被中大栉鳞,头的吻部、颊部、鳃盖部无鳞。项部在背鳍中央前方具11~13枚背鳍前鳞,向前伸达眼间隔的后方,胸部、腹部及胸鳍基部均无鳞,腹部具小圆鳞。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基部短,起点位于胸鳍基部后上方,鳍棘柔软,第三至第四鳍棘最长,平放时,几乎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略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前部鳍条稍短,后部鳍条较长,最长的鳍条稍大于头长的1/2,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二及第三鳍条的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大,圆形,下侧位,鳍长约等于吻后头长,后缘不伸达肛门上方。腹鳍略短于胸鳍,长圆形,膜盖发达,边缘深凹,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雄鱼腹鳍末端可伸达肛门,雌鱼腹鳍后缘距肛门较近,其距离小于腹鳍长   的1/2。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细长而尖,雌鱼生殖乳突短钝。   液浸标本的头、体呈黄褐色,体侧有6~7个宽而不规则的黑色横斑,有时不明显。头部在眼前方有数条(5条)黑褐色蠕虫状条纹,颊部及鳃盖有5条斜向前下方的暗色细条纹。臀鳍、腹鳍和胸鳍黄色,胸鳍基底上端具1黑斑点。背鳍和尾鳍黄色或橘红色,具多条暗色点纹。   大小:背鳍VI, I-8~9;臀鳍I-8~9;胸鳍20~21;腹鳍I-5;尾鳍2+18+4。纵列鳞27~30;横列鳞10~11;背鳍前鳞11~13。鳃耙2+6~7。椎骨26枚。   体长为体高的4.7~5.6倍,为头长的3.2~4.2倍。头长为吻长的2.9~3.2倍,为眼径的4.0~5.4倍,为眼间隔的7.9~8.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2.5倍。   生物学:子陵吻虾虎鱼原属于河、海洄游鱼类,但亦可生活于水库以上的溪流及湖泊、野塘之中,适应成陆封性族群。幼鱼具浮游期。为淡水小型鱼类,栖息于江、河中下游、湖泊、水库及池沼的沿岸浅滩,或者在小沟的石砾间,有时也栖息于河口。喜在池、溪水清澈之湖、潭中生活,常散居于石缝或在石下挖穴。领域性强,会主动攻击入侵的鱼族。常在水底匍匐游动,伺机掠食,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水生环节动物、浮游动物和藻类等,有同类残食现象。在钱塘江,每年春汛之际,水温22~28℃, 10~25mm幼鱼成群溯水而上,推测是一种索饵活动。初期个体嫩小,淡黄色,大小均匀;后期个体大,体色较暗黑,大小不等。   繁殖期4~6月,而以6月为盛期,体长25~28mm以上的1龄鱼都可达性成熟,产卵群体以体长44~52mm,体重1.4~2.5g的2龄鱼为主,其绝对繁殖力为810~900粒。   还有少量体长58~63mm、体重4.2~6.8g的3龄鱼,其绝对繁殖力为1200~2200粒。80mm以上的4龄鱼很少见。产卵场底质为砂砾,水深1~3m不等,产卵活动多发生于早上。产卵前,雄鱼用胸鳍和腹鳍在砂砾上进行清扫,清理出一个直径10~15cm的圆形产卵窝。产卵窝十分洁净,在水面上可清晰辨认。产卵时,雄、雌鱼绕着产卵窝追逐。在追逐过程中排出卵子和精子。受精卵沉落于产卵窝中及其附近。卵橙黄色,透明,直径0.5~0.6mm,具黏性。以黏丝附着在石砾或其他硬物上进行孵化。孵化后可直接在淡水中成长,亦有顺流到海中生长的,2~3个月后再溯河进入淡水。   每年6~9月,幼鱼结群沿钱塘江上溯,在严子陵钓鱼台附近形成鱼汛,故得名。渔民用布网、推网和拖虾网等渔具进行捕捞。鱼汛初期所得渔获物个体全长为13~16mm,每千克1万~1.2万尾鱼。钱塘江年产量曾达10~15 t,干品称为“子陵鱼干”,为名产。在湖北、安徽、江西都有一定产量,尤以江西庐山产量较大,干制品称为“庐山石鱼”。肉嫩味美,可鲜食,或者制成淡干品,具有较大经济价值。体长80~120mm,大者可达130mm。   子陵吻虾虎鱼为肉食性鱼类,在池塘中会大量吞食鱼苗,成为有害的小杂鱼。在培育鱼种时应予以注意,如发现要及时清除。凡历年生长过此鱼的鱼种池,在投放鱼苗前必须进行药物清塘,将子陵吻虾虎鱼杀灭。   生境信息:子陵吻虾虎鱼原属于河、海洄游鱼类,但亦可生活于水库以上的溪流及湖泊、野塘之中,适应成陆封性族群。幼鱼具浮游期。为淡水小型鱼类,栖息于江、河中下游、湖泊、水库及池沼的沿岸浅滩,或者在小沟的石砾间,有时也栖息于河口。喜在池、溪水清澈之湖、潭中生活,常散居于石缝或在石下挖穴。领域性强,会主动攻击入侵的鱼族。常在水底匍匐游动,伺机掠食,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水生环节动物、浮游动物和藻类等,有同类残食现象。在钱塘江,每年春汛之际,水温22~28℃, 10~25mm幼鱼成群溯水而上,推测是一种索饵活动。初期个体嫩小,淡黄色,大小均匀;后期个体大,体色较暗黑,大小不等。   繁殖期4~6月,而以6月为盛期,体长25~28mm以上的1龄鱼都可达性成熟,产卵群体以体长44~52mm,体重1.4~2.5g的2龄鱼为主,其绝对繁殖力为810~900粒。   还有少量体长58~63mm、体重4.2~6.8g的3龄鱼,其绝对繁殖力为1200~2200粒。80mm以上的4龄鱼很少见。产卵场底质为砂砾,水深1~3m不等,产卵活动多发生于早上。产卵前,雄鱼用胸鳍和腹鳍在砂砾上进行清扫,清理出一个直径10~15cm的圆形产卵窝。产卵窝十分洁净,在水面上可清晰辨认。产卵时,雄、雌鱼绕着产卵窝追逐。在追逐过程中排出卵子和精子。受精卵沉落于产卵窝中及其附近。卵橙黄色,透明,直径0.5~0.6mm,具黏性。以黏丝附着在石砾或其他硬物上进行孵化。孵化后可直接在淡水中成长,亦有顺流到海中生长的,2~3个月后再溯河进入淡水。   每年6~9月,幼鱼结群沿钱塘江上溯,在严子陵钓鱼台附近形成鱼汛,故得名。渔民用布网、推网和拖虾网等渔具进行捕捞。鱼汛初期所得渔获物个体全长为13~16mm,每千克1万~1.2万尾鱼。钱塘江年产量曾达10~15 t,干品称为“子陵鱼干”,为名产。在湖北、安徽、江西都有一定产量,尤以江西庐山产量较大,干制品称为“庐山石鱼”。肉嫩味美,可鲜食,或者制成淡干品,具有较大经济价值。体长80~120mm,大者可达130mm。   子陵吻虾虎鱼为肉食性鱼类,在池塘中会大量吞食鱼苗,成为有害的小杂鱼。在培育鱼种时应予以注意,如发现要及时清除。凡历年生长过此鱼的鱼种池,在投放鱼苗前必须进行药物清塘,将子陵吻虾虎鱼杀灭。   繁殖特征:繁殖期4~6月,而以6月为盛期,体长25~28mm以上的1龄鱼都可达性成熟,产卵群体以体长44~52mm,体重1.4~2.5g的2龄鱼为主,其绝对繁殖力为810~900粒。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国内分布:分布于除西北地区以外的各大江河水系,海南及台湾均有分布。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