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山蛭Haemadipsa guangchuanensi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Lophotrochozoa / 冠轮动物总门Annelida / 环节动物门Clitellata / 环带纲Hirudinea / 蛭亚纲Euhirudinea / 真蛭下纲Arhynchobdellida / 无吻蛭目Hirudiniformes / 医蛭亚目Haemadipsidae / 山蛭科Haemadipsa / 山蛭属Haemadipsa guangchuanensis / 广川山蛭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无吻蛭目>山蛭科>山蛭属>广川山蛭
特性标签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Annelida/环节动物门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繁殖能力强,能无性生殖,也能有性生殖。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标本采集地 四川盐边县国胜乡。   形态 个体中等大小,且粗壮。体长21—32mm,宽5—7mm,尾吸盘直径5—6mm。身体表面较粗糙,活着时背面深褐色,腹面黄褐色。背面有明显的乳白色背中区,内外共有5条纵纹。一条中央条纹起白前端节Ⅲ,止于后端节XXIV,中间偶尔有间断。内背侧一对粗而直的纵纹,起自前端节Ⅷ,止于后端节XXIII或节XXIV,偶有1,2处间断。此纵纹每隔3或4环(个别5环)就有2环向内、外凸出,尤以向外凸出更明显。外背侧一对粗纵纹起自前端节Ⅳ,止于后端节XXIV,每隔3或4环(个别5环)就有2环向内凸出并与内背侧两纵纹上的凸出相对应。背中区在眼之间的乳白色更为明显。背侧区有较多的灰黑色斑点,而且分布较均匀,但在后端比前端数量更多。腹面无斑点和条纹。体正侧缘有一对乳白色条纹。节I—Ⅳ和XXV—XXVII各有一环,节V 2环,节Ⅵ一Ⅶ和XXIV各有3环,节Ⅷ4环。节Ⅸ—XXIII为完全体节,每节由5环组成。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分别位于节Ⅺb5/b6和节XIIb5/b6环沟上,两孔相隔5环。肛门位于最末一环与尾吸盘交界线的背中,为一圆形小孔。耳状突3叶,分别位于最后2、3和4环的背侧缘。尾吸盘圆盘形,腹面有辐射肋73—76根。眼5对,第3和4眼之间被1或2个多角形小区隔开。由于身体表面各环被纵沟分隔成棋盘格小区,每个小区即由一个皮肤感觉乳突形成。体节感觉器不明显,仅在身体后端几节背面容易见到。   口内有3个呈半球形的颚,比盐边山蛭的要大,腹侧两个与背中的大小几乎相等,腹侧颚有71个齿。雄性生殖系统共有10对球形的精巢,分别位于节XII/XIII—XXI/XXII的两侧。贮精囊迂回折叠向下伸至节XIIl,达到阴道囊之前。射精球呈椭圆球形,位于节Ⅺ/XII,各有一短小的射精管与中央的圆球形精管膨腔相通。一对球形卵巢在节XII的神经索两侧。两根短的输卵管汇合成一条细而弯曲的总输卵管,此管紧贴阴道管的背侧并开口于阴道囊的前端背面。阴道囊呈7形弯曲,位于节XIV—XVI之间,从其前端左侧向腹前方伸出一条呈“ι”形弯曲的阴道管,此管甚粗并在雌性生殖孔附近变成一膨大的囊,腹神经索从左向右跨过。   鉴别特征:鉴征 个体中等大小,且粗壮。活着时背面深褐色,腹面黄褐色。背面有明显的背中区,内外共有5条纵纹,中央条纹偶尔有间断。腹面无斑点和条纹。   生物学:生态 本种栖息的环境以及生活习性与盐源山蛭很相近,生活于海拔1800m的山区森林草丛地带,数量颇多,危害人、畜。   国内分布:四川盐边县。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