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Reptilia / 爬行纲Anapsida / 无孔亚纲Testudines / 龟鳖目Cryptodira / 曲颈龟亚目Chelonioidea / 海龟总科Cheloniidae / 海龟科Eretmochelys / 玳瑁属Eretmochelys imbricata / 玳瑁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龟鳖目>海龟科>玳瑁属>玳瑁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IUCN极危
简介
  Eretmochelys imbricata/玳瑁常见的名称还有鹰嘴海龟。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Testudines/龟鳖目动物类的简略描述。   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包含海龟与陆龟,接近300个种。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鉴别特征: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前肢具2爪。   形态描述:依据海南1号标本描述:背甲长430毫米,宽360毫米,高130毫米。吻长,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下颚骨纤细,下颚联合长,仅略短于眼的纵径;颚缘无锯齿,但具纤细的斜直条纹。头背具对称大鳞,前额鳞2对;颈前部、喉、颏部具若干小鳞。背甲较平扁,呈心形;盾片呈明显的覆瓦状排列,老年个体渐趋平铺;颈盾宽短,与第一对缘盾平列向前凸出;椎盾5枚;肋盾4对,第一对肋盾不与颈盾相接切;一条明显的脊棱自第一椎盾贯穿至最后一枚椎盾;侧棱极弱(幼体时十分明显);缘盾每侧11枚,在体后三分之二处形成明显的强锯齿状;2枚臀盾略大于相邻的缘盾,两臀盾间具缝隙,呈凹缺。腹甲前后缘弧形,前端具一扇形间喉盾;肛盾中缝最长,其余盾片中缝约略相等;自肱盾至肛盾中央隆起,形成腹甲两侧的棱嵴,棱嵴之间形成凹陷;两侧具4枚一列的下缘盾;在腋区具4枚或数目更多的鳞片;在胯区有1或2枚鳞片;盾片均具辐射线。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覆有并列大鳞和盾片,每肢外侧具2爪。尾短。   生活时,头背鳞片黑色到棕褐色,在鳞缘色浅;颚缘黄色,有暗色的斑。背甲棕红色,缀有浅黄色云斑,具金属光泽。腹面黄色,有褐色块斑。   大小:背甲长430毫米,宽360毫米,高130毫米。   生活习性:本种可分为2个亚种,即大西洋亚种(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及太平洋亚种(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前者壳缘较为平直,后端窄尖,头及肢的背面黑色部分较少;后者龟甲通常呈心形,头及肢的背面部分几乎全为黑色。分布在我国海域的玳瑁属于太平洋亚种。   国内分布:北起山东,南迄北部湾及南海诸岛海域。   经济意义:玳瑁盾片可药用。并可加工为工艺品。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也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限制捕杀买卖的动物而受到保护。   其它信息:82-84。   经济价值:玳瑁盾片可药用。并可加工为工艺品。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也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限制捕杀买卖的动物而受到保护。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