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斑竹鲨Chiloscyllium indicum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Chondrichthyes / 软骨鱼纲Elasmobranchii / 板鳃亚纲Selachii / 鲨下纲Galeomorphi / 翅鲨总目Orectolobiformes / 须鲨目Orectolobidae / 须鲨亚目Hemiscylliidae / 长尾须鲨科Chiloscyllium / 斑竹鲨属Chiloscyllium indicum / 印度斑竹鲨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须鲨目>长尾须鲨科>斑竹鲨属>印度斑竹鲨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汽水环境
珊瑚安全
中国有分布
简介
  Chiloscyllium indicum/印度斑竹鲨台译印度狗鲨。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Orectolobidae/须鲨亚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鼻孔近吻端,不开口于口内,具鼻口沟,鼻须存在。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体修长。尾很细长,比头和躯干几长2倍。头长约为全长的2/11。背面具显著皮嵴3纵行。吻中长,宽而圆钝。眼小,椭圆形,无瞬膜,距吻端与距第一鳃孔约相等。鼻孔近口,具鼻口沟;前鼻瓣前部具一尖长鼻须,伸达口隅,后部广圆形突出;后鼻瓣前部具一平扁半环形皮褶,后部具一螺旋形皮褶,沿着鼻口沟外侧,与上唇褶相连。口小,平横,距眼的前缘垂直线,比距吻端近许多,上下颌具唇褶,下唇宽扁,成一连续横褶。齿小,齿头三角形,侧齿头细狭或无,多行在使用。喷水孔小,前缘位于眼后缘下方。鳃孔狭小,最后1个最宽,最后2个很接近,最后3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大小和形状约相同,后缘平直或圆凸,上角圆钝,下角钝尖,不突出;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基底长等于背鳍间隔1/2至3/5;第二背鳍距第一背鳍与距臀鳍约相等,基底长约等于背鳍间隔1/2。尾鳍狭长,尾椎轴平直;上叶较狭,下叶前部不突出,与中部连合呈广圆形,与后部相隔处有一缺刻,后部圆形,与上叶相隔处也有一缺刻。臀鳍低长,与尾鳍下叶毗连,起点后于第二背鳍后端的垂直线有一颇大距离,基底长等于或稍大于尾鳍下叶缺刻前的长。腹鳍和胸鳍的大小和形状几与背鳍相同,后缘圆凸,外角和里角均圆钝,胸鳍伸达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之距离的2/3处。   体灰褐色或锈褐色,体上及鳍上具许多赭色斑点和条纹,有些连合成为不明显的成对横纹。   生物学:沿海底栖小型鲨。卵生,最长约65 cm。   生境信息:沿海底栖小型鲨。卵生,最长约65 cm。   国外分布:西太平洋的日本,韩国,菲律宾沿海和印度洋北部沿海。在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是普通食用鱼。   国内分布:分布于中国台湾西南及东北海域、南海中国海域。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