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Actiniaria/海葵目海葵类的简略描述。
无“骨骼”,可以缓慢地移动,有些紧急时会游泳。非常长寿。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外部形态 基盘扁平,长椭圆形或圆盘状,分泌粘液以及深铁灰色或古铜色或浅褐色几丁质膜,膜坚韧,表面有集中的同心环纹,中心略偏向上边缘,即位于足盘中部偏上方处,环纹因此形成偏向同心圆。膜的形状和大小与海葵体的基盘的大约相等,膜的表面粗糙,紧密地固着在蟹的头胸甲上。几丁质膜较厚而能撕裂,也易从海葵体或蟹体的头胸甲上脱离,更易从蟹体上脱落下来。基盘呈肉红色或浅褐色,表面有同心环纹,此与几丁质膜上的环纹相吻合。基盘的底表面薄而透明,能见体内隔膜系。
柱体低矮,呈圆柱形,圆锥形或略为隆起的扁平椭圆形,呈肉红色,浅褐色(肉桂色)或杏黄色等,与平铺的足盘直接相连。体上有隔膜系形成的放射纵线,其数目为20,40,42,44,64,80,96……196条。收缩个体的体上还能见到致密的水平细纹。柱体中部的直径约为基盘长径的一半,而为口盘直径的2/3。
口盘呈椭圆形,位于柱体的顶端,伸展时其直径大于柱体直径,而比足盘的直径小得多。口盘上没有色素形成的花纹图案,只见到均匀分布的隔膜系放射线。口位于口盘中央,呈椭圆形,或呈裂缝状。口周围有淡红色的口唇瓣18—22个。触手细长,中空,呈削尖形,位于口盘边缘,排列成2—3个混合列,约196个。小标本的触手为80—96个,呈淡肉红色或淡黄色。
其它的大标本和中等大小标本的基盘与基盘分泌的几丁质膜呈扁平椭圆形,梯形或不规则椭圆形。膜不透明,呈深铁灰色或古铜色或浅褐色,底部有偏心同心环纹。小标本的基盘及其分泌膜呈扁平圆盘状,膜呈透明状胶质,为浅黄色。海葵体边缘有致密排列的小孔。这点略与边缘无孔的大的个体有所不同。
内部结构 体壁(柱体)外胚层较宽(51—66微米),表面呈起伏的山峰状,边缘有虫黄藻,外胚层内有许多腺体细胞和刺细胞。细胞结构不紧密,内有空隙。中胶层质均匀,宽为36—48微米,有分支伸到外胚层,内胚层宽42—150微米,内分布有环形括约肌,其大小为69微米×132微米。壁底肌肉呈叶片状。
触手的外胚层非常发达(宽为27—45微米),横切面边缘呈花边形,细胞排列紧密,内有纵肌、颗粒细胞和刺细胞分布。中胶层(宽为6—9微米)和内胚层(宽为4—6微米)均非常狭小。
咽的外胚层发达,边缘呈花边形,中胶层和内胚层不发达。
隔膜除头轮外,其它各轮隔膜均有性腺,切片标本的隔膜上有充满卵子的卵带。卵径为33—45微米。隔膜的收缩肌强壮,呈弥散型,隔膜丝发达,横切面呈三叶形或椭圆形。
足盘外胚层较薄(宽度为36—72微米),内有空隙和颗粒细胞;中胶层质均匀(宽度为45—63微米),没有分支伸到外胚层。内胚层(宽度为24—42微米)细胞排列紧密,有许多腺体细胞,是分泌几丁质的部分。
大小:测量(毫米):检查345个标本,测量22个标本,标本大小:体高为2—22,足盘直径为15—33×15—69,口盘直径为3.5—18×27—30,口的直径为3×9,触手长为6—19,足盘厚1.5—3,膜厚为0.5—4。
生物学:刺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微米):
触手 螺旋胞 15.0—24.0×1.5—3.0 多
基毛胞 15.0—27.0×1.5—3.0 一般
主刺胞 24.0—27.0 × 4.5—5.4 少
咽 基毛胞 16.5—30.0×1.5—3.0 一般
主刺胞 24.0—31.5×3.0—4.5 多
柱体壁 螺旋胞 15.0—24.0×1.5—3. 少
基毛胞(1)12.0—15.0×1.5~2.0 少
(2)21.0—24.0×3.0~7.5 一般
主刺胞 15.0—21.0×4.5~6 一般
隔膜丝 螺旋胞 15.0—21.0×1.5—3.0 少
基毛胞 9.0—26.0×1.5—4.5 多
主刺胞 9.0—36.0×1.5—4.5 一般。
国外分布:日本。
国内分布:中国南海海域(包括香港)。
其它信息:附记:
Dall(1903),Carlgren(1928),Uchida(1960)和Dunn等(1980)描述的两种扁形海葵(Stylobates cancrisocia,S.aeneus和一种蟹海葵新属新种Carcinactis ickikawai n.gen,n.sp.)及Stimpson(1855)记述的伸展蟹海葵均具有分泌几丁质膜的能力。有时因它的特异形态,而被有的作者误认为是属于其他的动物类群。如1962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图谱——甲壳类》一书中,就将附着在伪装仿关公蟹头胸甲上的伸展蟹海葵误定为一种帆水母Velella lata。Neave(1940)也将一种扁形海葵Stylobactes aeneus错误地定为软体动物。Uchida(1960)阐述的日本的新属新种不同于Stimpson(1855)描述的中国种Cancrisocia expansa,理由是个体的大小和足盘的变形,而形态上是类似的。作者虽不能肯定日本种也是中国种Cancrisocia expansa,但就我们的标本有大大小小,有形态各异,而特征是属Stimpson描述的这种——伸展蟹海葵Cancrisocia expansa,按地理分布就能证实此点。Stimpson(1855)的标本来源采自香港,我们所采集标本的站位均在南海,也包括香港在内。
我们的部分伸展蟹海葵Cancrisocia expansa的站位分布如下:
K78B-26 北纬21.5° 东经113.5°
L27B-16 21.5° 113.0°
L1B-1 21.5° 112.5°
L14B-1 21°10′ 112.0°
L5B-15 20.5° 111.5°
N56B-30 20°15′ 111.0°
N63B-48 20°45′ 111.0°
L26B-1 20.5° 109°45′
N36B-1 20°5′ 109.5°
L5B-5 20.5° 111.5°
L21B-1 21.0° 108.0°
L2B-50 21°15′ 111.5°
可见所检查的345个标本均分布于北纬20°5—21.5°,东经108°0′—113.5°之间,即位于中国南海海域包括原始标本描述地香港在内。因此,我们的标本属Stimpson鉴定的伸展蟹海葵Cancrisocia expansa是具有充分理由的(见图表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