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鰕虎/
百瑙钝鰕虎Amblygobius bynoensi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Gobiaria / 鰕虎鱼总目Gobiiformes / 鰕虎目Gobioidei / 鰕虎亚目Gobiidae / 鰕虎科Gobiinae / 鰕虎亚科Amblygobius / 钝鰕虎属Amblygobius bynoensis / 百瑙钝鰕虎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鰕虎目>鰕虎科>钝鰕虎属>百瑙钝鰕虎
简介
  Amblygobius bynoensis/百瑙钝鰕虎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玛瑙鰕虎。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详情可查看Gobiidae/鰕虎科鱼类的通用描述。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测量标本2尾;体长54~62mm。采自海南:干冲。   背鳍VI, I-15~16;臀鳍I-16;胸鳍19~20;腹鳍I-5;尾鳍2+15+3。纵列鳞74~76;横列鳞25~26;背鳍前鳞35~37。鳃耙1+5。椎骨26枚。   体长为体高的4.2~4.5倍,为头长的3.2~3.4倍。头长为吻长的2.9~3.2倍,为眼径的3.8~4.2倍,为眼间隔的3.9~4.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1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甚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稍平直;尾柄近方形,其长度与高度几乎相等或稍长。头中大而高,亦甚侧扁,背部稍隆起。头部具6个感觉管孔(B', C D, E, F, G)。颊部凸出,有2条水平状(纵行)感觉乳突线。吻圆突,颇长,背缘凸起,吻长大于眼径,吻的前端突出于上唇的上方或前方,形成皮褶,多少包住上唇。眼大,背侧位,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眼下缘具6条以上向下的放射状感觉乳突线。眼间隔略小于眼径,圆凸。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后鼻孔小,圆形,边缘隆起,均位于眼前方的中部;前鼻孔略低,位于吻部中央;后鼻孔距眼前缘稍远。口中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或稍后处。上、下颌齿细小,尖锐,2~3行,排列呈带状,外行齿均扩大;下颌两侧中部的最后1个外行齿呈粗大的弯犬齿状。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唇略厚,发达。舌游离,前端截形。鳃孔大,侧位,向头部腹面延伸,止于胸鳍基部下方稍远处。前鳃盖骨和鳃盖骨后缘光滑,无硬棘。鳃盖上方具3个感觉管孔(H', K', L'),前鳃盖骨后缘有3个感觉管孔(M', N, O')。峡部较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根。具假鳃。鳃耙细长而尖。   体被小型栉鳞,颊部无鳞,鳃盖上部有少数呈废退状的小鳞。项部被小鳞,向前延伸至眼后方。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两个背鳍基底多少以低的鳍膜相连,第一背鳍高,基部短,其起点位于胸鳍基部后上方,鳍棘柔软,各鳍棘不显著延长,第四至第五鳍棘最长,稍大于眼后头长,平放时,几乎伸越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稍低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前部鳍条约为头长的1/2或略低,中部鳍条较长,最长鳍条稍大于头长的1/2,平放时,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其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一鳍条的下方,基部较长,其长约与第二背鳍基部长相等,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下侧位,鳍长稍短于头长或小于吻后头长,后缘不伸达肛门上方。腹鳍略短于胸鳍,圆形,基部长仅为其长的1/3,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基底系膜很薄。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细长而尖,雌鱼生殖乳突短钝,略呈球形。   头、体呈淡黄褐色。头侧及体侧有2条带有蓝色边缘的紫褐色纵带:其中一条环绕吻端向后经眼沿鳃盖上方至第一背鳍前部下方的体侧;另一条横过鳃盖至胸鳍基部的基底,并在此形成1个长形深色大斑。前鳃盖骨上有1条蓝色斜线纹。头部背面及项部正中有2纵行暗褐色眼状斑。体侧背部由背鳍基底向下有数条暗色横带纹:第一背鳍基底下方有2~3条较窄,第二背鳍基底下方有4~5条略宽,其中有的向上突入第二背鳍基底,形成暗斑。尾柄中部有一条暗色横带,有时扩大形成大暗斑。两个背鳍呈淡红色,杂以小白点,边缘呈紫色,第一背鳍的第四至第六鳍棘之间无黑斑。臀鳍黄色,边缘微紫色。尾鳍在近基底处上部有1个暗色斑点,鳍的边缘为红色。   生物学:百瑙钝虾虎鱼为暖水性近岸底栖小型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区海域。生活于浅海泥沙、碎石、珊瑚、岩礁区,偶也见于海藻丛生的海域。挖穴于石砾缝隙之内。利用鳃部滤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有机质和藻类。数量少,无经济价值。体长70~80mm。   国外分布: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中部各岛屿,北至菲律宾,南至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国内分布: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