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Siganidae/蓝子鱼科台译臭肚鱼科,该科的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狐狸鱼。
狐狸鱼,因头部形状得名。主食藻类,有一定概率开口珊瑚。
详细资料待补充。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分布状况:本科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及地中海东部。中国台湾地区臭肚鱼科计有鱼种12种。
形态特征:臭肚鱼因以藻类为食,一般渔民在清理鱼肚时常常会闻到海藻发酵的味道,甚是难闻,因而有『臭肚仔』之称。以前取其谐音而命名为『臭都鱼科』,现正名为『臭肚鱼科』。体呈长卵圆形,极侧扁。头小。吻略尖突,或突出而呈管状。口小,不能伸缩;颌齿一列,门状齿,排列紧密;锄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体被极小之圆鳞,不易脱落;鳃盖骨及颊部亦被鳞;侧线单一且完全,高位。背鳍单一,硬棘部与软条部间具缺刻或不明显;胸鳍圆形;尾鳍内凹或叉形。全世界计1属22种(Nelson, 2006),台湾纪录1属12种。
生态描述:暖水性近岸小型至中大型鱼类。幼鱼大都成群栖息于枝状珊瑚丛中,以死珊瑚枝上的藻类为食,有的则待在混浊的红树林区或河口区成长。成鱼则成群洄游于珊瑚礁区,有的则生活于混浊的河口或港口区。日行性鱼类,以藻类为食。在大部分地区属游钓性之高经济食用鱼类,但需小心的是本科鱼类背鳍、腹鳍及臀鳍之硬棘具有毒腺,被刺后会引起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