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带将军甲/点带棘鳞鱼Sargocentron rubrum
aaa
简介 Sargocentron rubrum/点带棘鳞鱼台译黑带棘鳞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点带将军甲。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Holocentriformes/鳂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分布于各大洋的热带海域,以红色银色为主,眼大,夜行,食荤。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中等侧扁。头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纹。眼大。口端位,裂斜。下颌不突出于上颌。前上颌骨的凹槽大约达眼窝的前缘上方;鼻骨的前缘末端有ㄧ棘;鼻窝没有小刺。前鳃盖骨后下角具ㄧ强棘;眶下骨上缘有侧突的小棘。体被大型栉鳞;侧线完全,侧线鳞数 34-37(35),侧线至背鳍硬棘中间点之鳞片数 2.5;颊上具5列斜鳞。鳃耙数 4-7 + 9-12 = 14-19。背鳍连续,单一,硬棘部及软条部间具深凹,具硬棘 X-I,软条 13-14(13);最后一根硬棘短于前一根硬棘。臀鳍有硬棘 IV,软条 8(9);胸鳍软条 13-15(14) ;尾鳍深叉形。具同宽度的红褐色与银白色斑纹交互的体侧;通常在体侧的红褐色斑纹皆显着。通常最上面的 2 条斑纹在背鳍的软条部的基底末端相连而形成一个细长的深色的斑点;第三条弯曲向下而结束于尾鳍的基底中点,第 四条终止于尾柄; 第五 与第六条斑纹在尾柄的下缘向上而合为一;第 七 与第 八 在臀鳍的软条部的后面基底末端形成一个另ㄧ暗色斑块。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全为暗红色,中央具似四角形白色大班纹且止于棘末端,除了后部外,膜顶部亦为白色;臀鳍最大棘区为深红色;胸鳍基轴无黑斑;腹鳍鳍膜全是深红色。
栖息生态:主要栖息于岸礁、泻湖、海湾或港湾中的淤泥礁或残骸,通常成群结队呼啸于珊瑚间。ㄧ般栖息于较浅的岩礁区,偶尔也会潜到80公尺或更深的区域。白天躲在珊瑚礁洞穴中,晚上则游出洞穴在附近觅食,以甲壳类或小鱼等为食物。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之温热带海域, 西起红海到东加,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亚与澳洲新南威尔斯。台湾各地皆有分布。
渔业利用:一般以一支钓及延绳钓的方法捕获。鱼肉白,但质地较烂,煮汤时肉易散开且多溶解油质,因此适合抹盐油煎食用。唯须注意其内脏可能累积热带海鱼毒。而它的鳞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伤。在水族馆中也有人看上它鲜红的体色,将它饲养做为观赏鱼。 易淆物种
黑鳍棘鳞鱼 - 黑鳍将军甲
Sargocentron diadema背鳍膜呈红色至红黑色,眼后白色横带为单条,体上白色条纹较红色部分明显窄。配图暂缺
点带棘鳞鱼 - 点带将军甲
Sargocentron rubrum背鳍膜无黑色,眼后白色横带为两条,体上白色条纹与红色条纹宽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