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炮弹/
月锉鳞鲀Rhinecanthus lunul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Tetraodontiformes / 鲀形目Balistoidei / 鳞鲀亚目Balistidae / 鳞鲀科Rhinecanthus / 锉鳞鲀属Rhinecanthus lunula / 月锉鳞鲀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鲀形目>鳞鲀科>锉鳞鲀属>月锉鳞鲀
aaa
简介
  Rhinecanthus lunula/月锉鳞鲀台译月吻棘鲀,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半月炮弹。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Rhinecanthus/锉鳞鲀属鱼类的简略描述。   尾柄有3~5列小棘形似锉刀,第三背鳍棘短,性格谨慎不易接近。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半月炮弹,俗称半月啮鱼,是一种拟鲹科扳机鱼,由John E. Randall和Roger C. Steene于1983年首次描述。它属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拟鲹属(锉鳞鲀属)。   分布状况:半月炮弹是一种罕见的物种,地理分布范围较小。当首次被描述为一个物种时,半月炮弹仅在皮特凯恩群岛澳洲昆士兰之间有分布。该物种的模式标本由John E. Randall在大溪地索西特群岛附近的堡礁采集,幼鱼标本则在澳洲昆士兰附近采集。虽然该物种的大多数报告观察都发生在Randall和Steene记录的相同地理范围内,但在埃及有潜水员记录到一次半月炮弹的目击报告。然而,在埃及看到的鱼可能是被误认,因为锉鳞鲀属属的其他成员,Rhinecanthus aculeatus/叉斑锉鳞鲀(鸳鸯炮弹)Rhinecanthus rectangulus/黑带锉鳞鲀(三角炮弹),已知存在于非洲。   半月炮弹通常在珊瑚礁外围10米或更深的地方被发现。虽然它们栖息地的最大深度未知,但拟鲹科的扳机鱼已知可以生活在50米深的地方。半月炮弹的栖息地可能随年龄而异,因为已知鸳鸯炮弹的幼鱼倾向于生活在海滩附近,而成鱼倾向于生活在堡礁上。拟鲹科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也可能受其食性和食物来源分布的影响。   形态描述:半月炮弹的模式标本标准体长为180毫米(7.1英寸),其他标本的标准体长范围从45.6至218毫米(1.80至8.58英寸)。半月炮弹可通过其软鳍条数和独特的体色与其他锉鳞鲀属属鱼类区分。通常具有26根背鳍软条(有时仅观察到25根),22至24根臀鳍软条,以及14根胸鳍条。最长的背鳍软条长度为标准体长的11.7%。尾柄上有一条宽阔的黑色横带。尾柄前方有一条弧形黑线,这也是该物种名"lunula"(拉丁文意为新月形)的由来。一条橙黄色带从上唇基部开始,横跨头部延伸至胸鳍基部。此外,该鱼具有长吻、背部轮廓凹陷、身体延长。最大体高为标准体长的2.2至2.6%。   Randall和Steene注意到幼鱼与成鱼的半月炮弹有许多区别。例如,幼鱼的尾鳍最初呈圆形,随着发育成为成鱼时略微呈双凹形。幼鱼也缺少成鱼显著的一些体色特征:腹侧没有黑色区域,眼睛下方的黑色条纹发育不完全,靠近尾柄的黑色新月形(物种名的由来)也缺失。然而,幼鱼身上有两条成鱼没有的黄色条纹。此外,幼鱼的眶间距略微凹陷,而成鱼则变得略微凸起。   繁衍习性:半月炮弹所属的拟鲹科扳机鱼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后宫交配系统,即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