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锯大眼鲷Pristigenys meyeri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Priacanthiformes / 大眼鲷目Priacanthidae / 大眼鲷科Pristigenys / 锯大眼鲷属Pristigenys meyeri / 麦氏锯大眼鲷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大眼鲷目>大眼鲷科>锯大眼鲷属>麦氏锯大眼鲷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简介
  Pristigenys meyeri/麦氏锯大眼鲷台译麦氏大鳞大眼鲷。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Actinopteri/辐鳍鱼纲鱼类的简略描述。   体被硬鳞、圆鳞、或带鳞。偶鳍,无内鼻孔,绝大多数种类具鳔。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甚高,显然侧扁,呈卵圆形;体最高处位于背鳍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于体中线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齿。前鳃骨后缘及下缘具锯齿并具有一枚后向之短强棘。头及体部皆被有粗糙坚实不易脱落之栉鳞,鳞后缘棘强而少;侧线完全,侧线鳞孔数30-32。背鳍单一,具深缺,具硬棘X棘,软条11-12(通常为12);臀鳍与背鳍几相对,具硬棘III,软条11-12;背鳍及臀鳍后端圆形;胸鳍短小;腹鳍中长,短于或等于头长;尾鳍稍圆。体呈粉红色,具有12条暗赤色横带,各垂直鳍有黑缘。以前所记载之横带大鳞大眼鲷(Pristigenys multifasciata)为本种之同种异名。   栖息生态:主要栖息于100-200深礁石区的海域。夜行性鱼类,白天喜欢躲在比较阴暗的地方,像是礁石下面或是洞穴之中,晚上再出来找寻其他种类的小鱼或是底栖性无脊椎动物为食,属肉食性鱼类。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南部至澳洲东北部及萨摩亚。台湾南部海域有产。   渔业利用:体型比其他大眼鲷略小,较不具经济价值的鱼种,可为底拖网、延绳钓及手钓所获,渔期全年皆有。肉质细嫩唯鱼鳞很难处理,可连皮一起剥除,油炸、煮味噌或姜丝汤皆适宜。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