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比目鱼/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aaa
简介 Paralichthys olivaceus/牙鲆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眼斑比目鱼。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Pleuronectiformes/鲽形目(比目鱼)鱼类的简略描述。
身体扁平呈卵圆形,两眼位于同一侧。大多为海水鱼,可以食用。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长卵圆形; 两眼均在左侧;两眼间具骨脊或略宽,上眼稍较下眼稍前,上眼前方微凸。头中型。口大;上颌延伸至下眼后缘;上颌下方有一突起;上下颌齿大而呈大犬齿状。鳃耙长扁且具锯齿,呈栉状,第一鳃弓鳃耙数5-6+14-16。鳞中型,背鳍与臀鳍鳍条均被鳞,眼侧被小栉鳞,盲侧被圆鳞;左右侧均具侧线,鳞数108-120。背鳍起点在上眼前缘上方,软条数66-84;臀鳍软条数51-63;胸鳍短于头长,中部具分枝;尾鳍楔形。体暗灰褐色,体有许多环纹及小暗点,侧线直走部中央及前部上下各具一约略等大于眼径之暗斑;盲侧灰白色。
栖息生态:主要栖息于沿岸及大陆棚砂泥质的海域。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底栖性的甲壳类或是其它种类的小鱼。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台湾至南中国海。台湾产于西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渔业利用:高经济价值鱼种,一般渔法以一支钓、底拖网或延绳钓捕获。肉质佳,以生鱼片、清蒸或红烧食之。已可人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