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螯沼虾Macrobrachium dienbienphuense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Ecdysozoa / 蜕皮动物总门Arthropoda / 节肢动物门Crustacea / 甲壳亚门Malacostraca / 软甲纲Eumalacostraca / 真软甲亚纲Eucarida / 真虾总目Decapoda / 十足目Pleocyemata / 腹胚亚目Caridea / 真虾下目Palaemonoidea / 长臂虾总科Palaemonidae / 长臂虾科Palaemoninae / 长臂虾亚科Macrobrachium / 沼虾属Macrobrachium dienbienphuense / 毛螯沼虾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毛螯沼虾
特性标签
淡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简介
  资料待整理。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Pleocyemata/腹胚亚目虾类的通用描述。   腹胚亚目是1963年由马丁·布尔肯罗德(Martin Burkenroad)提出的。通过引入腹胚亚目,布尔肯罗德使用单系群的Dendrobranchiata/枝鳃亚目(明虾)腹胚亚目取代了过去分类中的爬行亚目游泳亚目腹胚亚目目包括了此前的爬行亚目中的所有动物以及Stenopodidea/猬虾下目Caridea/真虾下目中的所有动物,也就是各种虾类、寄居蟹类、蟹类。   这些物种共同的特点是有育卵的行为,而明虾是直接将卵释入水中。故而分类上比爬行亚目游泳亚目的分类更为清晰。   这些物种多数可供食用,是经济意义最大的一类甲壳动物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志》:   形态描述:形态特征:额角约为头胸甲长的1/2,通常末端尖锐,约伸至第一触角柄的末端,或稍稍的超出;上缘隆起,具8~14(通常为lO~13)齿,有3~5(通常为4)齿位于眼眶后缘的头胸甲上,在头胸甲上的齿排列较稀疏,在额角上的齿排列较紧密,尖端无齿;下缘具l~3齿,以2齿居多。触角刺向前直伸,肝刺位于触角刺的后下方向下斜伸。头胸甲的前下角特别粗糙,密布小颗粒状的刺突,雄性尤为显著。   腹部亦具小颗粒状的突起,以腹甲的边缘为最多。第六腹节约为第五腹节长的1.4~1.6倍,尾节也为第六腹节长的1.4~1.6倍,其背侧具2对背刺,前对位于尾节的中部,后对位于前对与尾节后端的中间位置,尾节末端呈尖刺状,后侧角具2对刺,外侧刺约为内侧刺长的l/2,在两内刺间有多对羽状刚毛。   第一触角柄刺约伸至眼的角膜末端附近,近基节长的l/2,前侧刺长,约伸至靠近第二节的末端附近,第二节与第三节近等长。第二触角鳞片长约为宽的2.8~2.9倍,第三颚足约伸至第一触角柄第三节的中部。   第一对步足腕节约l/3超出鳞片的末端;指节稍短于掌部,约为掌部长的2/3;腕节约为螯长的1.6~1.7倍,约为长节长的l.2倍,座节短于螫长。第二对步足两性均不对称,有时左螯大于右螫,有时则右螯大于左螯,大小螫状形略相似,但各节的长短比例则具有不变的差异;通常大螫的掌部长于长节,而小螯则短于长节(表5)。雄性大螯大而发达,在充分生长的个体中,长度都超过体长,其长节有约一小半超出鳞片的末端;两指的切缘各具有15~17个齿突,各齿的大小和齿间距大致相似,由基部至末端排列成锯齿状,但向指尖渐次变小,在两指上均密覆有簇状而特别细长的软毛,以致指节切缘上的齿突都完全被覆盖而见不到;掌部略呈扁圆,稍短于指节,约为指节长的0.86~0.93倍,亦有近等于或短于的个体,全节均密覆有细长的软毛;腕节呈圆柱形,约为掌部长的0.62~0.67倍,在其两侧与末端也密覆有细软毛,在其他部分的毛明显短而稀少,小刺却明显可见;长节呈圆柱形,稍短于掌部,长于腕节,仅在内腹侧密覆有小簇的细毛,其他部分均可见小刺,座节约近长节的1/2,没有软毛,此节小刺最为粗大。小螯长节末端超出鳞片的末缘;与大螯相似,两指节的切缘具17~20个齿突,亦排列成锯齿状,掌部约为指节长的0.65~0.75倍;腕节为掌节长的0.75~0.80倍,但长节长于掌部,这是与大螯明显的不同之处;座节也近长节的一半;其各节软毛和刺的分布与大螯相似。雄性个体通常都具发达的软细毛,但也可见到极少数个体各节无明显的软毛。雌性的两螯均较短小,短于体长,左、右也不对称,形状与雄性略相似;各节长度的比例略似雄性,但指节明显地较雄性者为短,常与掌部近等长;各节上的绒毛也较雄性显著的短少。大螫腕节伸至超出鳞片的末端;两指切缘与雄性相似,呈锯齿状。小螯腕节伸不到鳞片为末端;两指的切缘仅在基部的1/3具6~7个微小的齿突,末端2/3均光滑无齿。后三对步足各节均布小刺。第三对步足约伸至靠近鳞片的末端或稍微超出;掌节约为指节长的2.5倍,约为腕节长的1.6倍,长节长于掌节,约为掌节长的1.2倍,座节长于腕节。第五对步足约伸至鳞片的3/4处;掌节约为指节长的2.7倍,约为腕节长的1.7倍,长节与掌节近等长,座节短于腕节。分类讨论:本种与毛掌沼虾M.esculentum(Thallwitz,1891)的额角长度、齿式和第二对步足各节间的长度比例等特征均相似,但由于没有后者的标本,难以进行比较。据Chace et Bruce,1993的报道,说后者除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外在泰国亦有分布,他们说菲岛标本大螯的两指光裸,无软毛覆盖。Thallwitz,1891在他的插图中清楚地显示出其大螯不动指切缘基部具1大而发达的齿。Shy et Yu,1998说台湾产的亦具1大齿。上述产地的标本眼眶后缘头胸甲上的齿均为5~6枚,然而西双版纳的种则为3~5齿。   Macrobrachium pilosum Cai et Dai,1999主要是由于雄性大螯的指节短于掌部,不同于M.dienbienphuense Dang et Nguyen,1972而建立的新种。正是由于上述原因Holthuis,1950曾将M.esculentum与M.dulcis(Thallwitz,1891)合并为一个种。他在讨论两者问的关系时认为:M.oenone(De Man,1902)、M.cowls Holthuis,1950和M.esfulentum(Thallwitz,1891)三者极为相似。在该组群中,M.oeTloneoenone与M.oenone papuana(J Roux,1927)两者间除指节与掌部长短的比例不同外,找不到其他的主要不同特征;为此认为它们是源于相同产地,两者间仅是由于年龄不同和个体间的差异,必须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异名。出于相同的原因,他将De Man,1892认为由于腕节较长而建议设立的M.pilimanus leptodact ylun并入 M.pilimanus(前者螯长为腕节的3倍,而后者则为4倍)。他的上述诸观点均得到Chace and Bruce(1993)的赞同和支持。作者在检查水产大学实验室1983年5月从云南西双版纳各地采来的标本中见到,凡第二对步足特别长的大个体标本,大螯指节都明显长于掌部。但在相同产地的中等大小个体中,则指节长度就会出现随之而变短的现象,多半与Dang etNguyen,1972插图中显示的相似,即指节稍长于或近等于掌部。在各地还都可普遍地见到有节指明显地短于掌部的个体(如图f2、f3、f4、f9)混杂在相同产地的标本中。与雄性一样,雌性亦存在着指节长于或短于掌部的现象(图g1、g2、表5)。从上述结果证明,在相同的产地,仅见到指节短于掌部,并无出现其他差异的特征,这种变异难以确立它是一个独立的种,仅能说明是相同种的不同发育阶段。   Cai et al,2004描述M.eriocheirum腕节(短)呈杯状,不同于M.diembien一phuense的延长型。但从戴爱云在叙述她的二个新种时所提供的插图中显现,两者腕节与掌部间的长度比例非常近似,并没有显示出它们间有明显的长短差异,所见到的除前者较为肥胖外,难以能从此用于区分开两者属于不同种的差别。在西双版纳区的标本中,腕节长短确系存在有十分复杂的变化,延长型者有;较短而呈杯状的亦有;仅为螯长1/4的,在相同的产地标本中亦可同样找到(如图f7、f9)。即使是如此,也难以从此建立为一个独立的种。为此,作者赞同Holthuis,1950对M.pilimanus的处理意见,认为它们仅是同一种的不同个体,而并非是两个不同的种。   雄性第二对步足大螯各节长度和其长宽比关系的变异较为复杂,但长节长于腕节,短于掌部,显示出较强的规律性。而长节长宽比的变化,则存在着非常大的个体间差异,根据随机抽样检查的结果,可测得从2.5直至4.4倍的变化范围。但并不存在腕节短,其长节一定就宽的规律性,如图f6的腕节很短宽,而长节则显得细长,其长为宽的3.6倍,在图f7的腕节较窄长,但由于螯较狭长,它与螯长比与图f6相似,长节的长宽比却为4.4倍,而图f8的腕节则较长,已达到与长节近等长,然而长节则显得非常短宽,其长仅为宽的2.5倍。从上述结果表明,本种长节的长宽比由于个体间变化的幅度较大,故之认为它在分类上并无太大的价值。   在大螯各节上均见有绒毛分布,只是由于基部几节绒毛原本就较短且又少而稀疏,以致于在一些个体不易看清之故。据此,作者认为一些个体在基部2节多数未见绒毛分布,难以作为该种用于定种分类的惟一依据。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尚须进一步查看较多的标本才能做出定论。   至于其大螯指节切缘的齿数,据Dang et Nguyen,1972记载,他们的种在指节基部的1/2处仅具8~9齿。戴爱云,1984描述M.longidgitum是12~13齿。刘瑞玉等,1993报告是15~17齿。据上述三者的统计结果,在北越和西双版纳区标本均未见达到具有20~32枚以上。为此认为,此区切缘齿数的多少,难以作为种的可靠分类依据。本种额角长度的变化范围,作者在查看标本时见到应是从伸至靠近第一触角柄第三节的中部,直至伸到第一触角柄与鳞片末端的中间位置,由于两者的差异较少,可在相同产地中同时出现,有些个体仅伸至第二节末端的也偶有见到,其长度常随产地和个体不同而变。在一些采集点,伸不到第一触角柄末端的个体比例较多,而另一些采集点则较少,两者常混杂存在,难以区别为不同的种。   体色:体具青蓝至蓝黑色的花斑,有些产地其花斑呈棕色,腹部背面中央第1~4腹节有横纹,螫上有棕黑色的长绒毛。卵呈豆绿色。   体长:个体小,通常为50~60mm。卵大,卵径为1.11~1.23×1.52~1.62mm。   习性:生活于清澈的溪流石下或在多树根、烂草堆的地方常见。   国外分布:越南北部,老挝。   国内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各溪流常见。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