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Labropsis manabei/曼氏褶唇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火花医生,常见的名称还有胸斑褶唇鱼、大马西龙、玫瑰医生。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Labridae/隆头鱼科鱼类的简略描述。
较易饲养,一般叫某某龙或某某狐。大多体色鲜艳,习性多样。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长型,侧扁;头圆钝,吻部络笼状,截平;唇厚而有褶;齿小,上颌前方具 2对犬齿,下颌具 1对;鳞片中型,颊与鳃盖被小鳞片。D. IX, 11-12;A. III, 10-11;L.l. 35-41;G.R.8-11;尾鳍圆形。幼鱼体黑色,具 3条白纵带,上二条较宽;背鳍、臀鳍与尾鳍黑色,末稍白色;胸鳍淡色。成鱼体一致为褐色,雄成鱼体侧中部具橘色斑块,胸鳍基具一圆黑斑;背、臀鳍及尾鳍鳍缘白色或水蓝色。
栖息生态:主要栖息于温、热带珊瑚礁海域,水深约5-30公尺的岩礁。幼鱼过着似「鱼医生」的生活,成鱼以珊瑚之水螅体为食。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印度洋区:Scott Reef;西太平洋区:台湾、日本及菲律宾等。台湾南部海域较常见。
渔业利用:小型之隆头鱼,体色鲜艳,是适合水族观赏的鱼类,非食用经济鱼种。台湾分布较稀少。 幼鱼体呈黑白条纹状,尾鳍黑色 成鱼体蓝黑色,前后有两个橙斑 过渡期 易淆物种乌尾普提鱼
红薄荷龙(幼体)
Bodianus sepiacaudus(J)身色为棕黑色与白色相间,眼眶呈红色。尾鳍黑棕色,边缘有一圈白边。曼氏褶唇鱼
火花医生(幼体)
Labropsis manabei(J)体呈白色带有三条宽的黑色纵带,中部黑线穿过眼部。尾鳍为黑色,尾鳍上下边缘带白色。与Diproctacanthus xanthurus/黄尾双臀刺隆头鱼幼鱼几乎相同,不过与之相比背鳍更长。艾伦褶唇鱼
三色医生(幼体)
Labropsis alleni(J)体呈白色带有三条宽的黑色纵带,胸鳍基部有一个黑斑,尾鳍白色。黄尾双臀刺隆头鱼
黄尾飘飘(幼体)
Diproctacanthus xanthurus(J)体呈白色带有三条宽的黑色纵带,中部黑线穿过眼部。尾鳍为黑色,尾鳍上下边缘带白色。与Labropsis manabei/曼氏褶唇鱼幼鱼几乎相同,不过与之相比,背鳍较短。伊津普提鱼 - 伊津狐(幼体)
Bodianus izuensis(J)身色为棕红色与白色相间。尾鳍、臀鳍为透明。伊津普提鱼 - 伊津狐(亚成)
Bodianus izuensis(SA)身色为棕红色与白色相间。尾鳍、臀鳍为半透明黄色。身上的条纹边缘开始出现锯齿。益田普提鱼 - 益田狐(幼体)
Bodianus masudai(J)身色为棕黑色与米黄色相间。尾鳍黑棕色,边缘有一圈白边。钝头锦鱼 - 彩虹龙(幼体)
Thalassoma amblycephalum(J)主体为白色,中部以及背部有黑色线条,尾柄上下边缘为橙色。蓝头绿鹦嘴鱼(幼体)
Chlorurus sordidus(J)体呈棕红至黑色,有4条白色纵纹贯穿至尾柄。与C. spilurus/尾斑绿鹦嘴鱼不易区分,仅能从采集地加以推测。本种多分布于西太平洋,后者多分布于红海与印度洋,但栖息地有大量重叠区域。尾斑绿鹦嘴鱼(幼体)
Chlorurus spilurus(J)体呈深棕色,有4条白色的纵向条纹贯穿至尾柄。与C. sordidus/蓝头绿鹦嘴鱼不易区分,仅能从采集地加以推测。本种多分布于红海与印度洋,后者则多分布于西太平洋,但栖息地有大量重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