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半魟Hemitrygon akajei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Chondrichthyes / 软骨鱼纲Elasmobranchii / 板鳃亚纲Batoidea / 鳐下纲Rajomorphii / 鳐总目Myliobatiformes / 鲼目Myliobatoidei / 鲼亚目Dasyatoidea / 魟总科Dasyatidae / 魟科Taeniurops / 拟条尾魟属Hemitrygon / 半魟属属Hemitrygon akajei / 赤半魟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魟科>拟条尾魟属-半魟属属>赤半魟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有市售
具食用价值
IUCN近危
中国有分布
aaa
简介
  Hemitrygon akajei/赤半魟常见的名称还有赤土魟、牛尾魟。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hondrichthyes/软骨鱼纲鱼类的简略描述。   内骨骼由软骨组成,常钙化,无真骨组织;外骨骼不发达或退化。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盘菱形,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度;体盘宽比体盘长约大1.2倍。吻端较短而呈圆锥状突出,吻长约等于体盘长的1/4,约比眼间隔大1.8-2倍。眼颇小,稍突起;眼径几与喷水孔等大。口小,口前吻长比口宽大2.3-2.5倍。口底中央具显着乳突3个,两侧各另具细小乳突1个。尾细长如鞭,尾长比体盘长大2-2.7倍;在尾刺后方的背侧面具一低的皮褶,约与吻长相等,而腹侧面则有比较明显延长的皮褶,比背面皮褶长有1倍余。幼体完全光滑,或头后正中肩带上具一平扁棘。成体头后至尾刺前具一列小棘疏散排列,尾上几个棘较大,平扁延长而尖利,尾刺之后没有细小棘,若有也很稀疏;肩区内外具棘2短行,眼后具小刺1小群。体赤褐色,大者较深,体盘边缘浅淡;眼前和眼下、喷水孔上侧和后部及尾的两侧则为赤黄色。腹面近边缘区橙黄色,中央区淡黄色。   栖息生态:常出现于沙泥底部的珊瑚礁和河口地区。以小鱼和甲壳动物为食。卵胎生,一胎多达 10只。尾刺有毒腺,是危险的海洋生物。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由日本南部至泰国等海域。台湾分布于周缘各海域。   渔业利用:为暖温性近海底栖中小型次要经济鱼类。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