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琴珊瑚/
邓肯沙珊瑚[暂]Duncanopsammia axifuga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nidaria / 刺胞动物门Anthozoa / 珊瑚虫纲Hexacorallia / 六放珊瑚亚纲Scleractinia / 石珊瑚目Dendrophylliina / 树珊瑚亚目Dendrophylliidae / 木珊瑚科Duncanopsammia / 邓肯沙珊瑚属Duncanopsammia axifuga / 邓肯沙珊瑚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石珊瑚目>木珊瑚科>邓肯沙珊瑚属>邓肯沙珊瑚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aaa
简介
  Duncanopsammia axifuga没有正式的中文名,暂译为邓肯沙珊瑚,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灯琴珊瑚,常见的名称还有杜沙珊瑚、灯芹珊瑚。   建议中光中流。   详细资料待补充。
催更
排行榜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Duncanopsammia/邓肯沙珊瑚属是一个石珊瑚的单型属。该属仅包含一个物种Duncanopsammia axifuga/邓肯沙珊瑚,通常被称为须状珊瑚、邓肯珊瑚或简称邓肯珊瑚。单个珊瑚虫体相当大,具有圆形的骨骼基座(珊瑚杯),直径10-14毫米(0.39-0.55英寸),以及更大的中央盘,多个触手从中辐射;珊瑚虫体形成不规则间隔分支的结构,形成大型群体。   生境信息:灯琴珊瑚栖息在澳大利亚南中国海的沙质和岩石海床上,可在礁体基部附近形成分枝状或聚集状群体生长。它通常生长在深度达30米(98英尺)的水域。   描述:邓肯珊瑚群体,具有浅褐色珊瑚虫体   灯琴珊瑚的珊瑚虫体较大,具有宽阔、扁平、圆形的盘状体,通常呈浅褐色或绿色,并且通常有浅色条纹或深浅不一的花纹。平均珊瑚虫体的触手细长,通常与盘状体颜色相似,呈褐色或绿色。触手具有刺细胞(称为刺丝囊)排列,触摸时通常会产生粘性感。单个珊瑚虫体形似微型海葵,但每个虫体的直径仅能达到2-3厘米(0.79-1.18英寸)。珊瑚虫体可以根据刺激开合,包括将捕获的猎物移向中央口部。   水族贸易:海水缸中的灯琴珊瑚群体。   灯琴珊瑚是水族贸易中常见的珊瑚物种,通常被称为邓肯珊瑚,被归类为大型虫体石珊瑚(LPS)。由于其相对容易的养护要求和快速的生长速度,它变得越来越受欢迎。邓肯珊瑚在被引入饲养环境时,通常更适合栖息在已建立的礁缸中。它们生活在咸水中,因此应为它们提供人工海水混合物作为生存环境,它们需要的水温最好保持在75至80°F(24至27°C)之间。这些珊瑚,像许多其他LPS珊瑚一样,需要低至中等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邓肯珊瑚还需要低至中等的水流来自然地带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等食物。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工具将食物投放到珊瑚虫体的触手上来补充定向投喂。这种珊瑚应放置在水族箱的低处,最好是在底质或低矮的岩石上,这样珊瑚就能形成群体。繁殖这种珊瑚可以通过从珊瑚基部分离珊瑚虫体来实现。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