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金眼吊/
截尾栉齿刺尾鱼Ctenochaetus truncatu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Acanthuriformes / 刺尾鱼目Acanthuroidei / 刺尾鱼亚目Acanthuridae / 刺尾鱼科Acanthurinae / 刺尾鱼亚科Acanthurini / 刺尾鱼族Ctenochaetus / 栉齿刺尾鱼属Ctenochaetus truncatus / 截尾栉齿刺尾鱼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刺尾鱼目>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截尾栉齿刺尾鱼
简介
  Ctenochaetus truncatus/截尾栉齿刺尾鱼台译截尾栉齿刺尾鲷,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东非金眼吊,常见的名称还有金圈吊、印度金圈吊、印度金眼吊、珍珠金眼吊、金点金眼吊。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tenochaetus/栉齿刺尾鱼属鱼类的通用描述。   在Acanthuridae/刺尾鱼科(吊类)的6个属中,有4属是基本以藻类为主食的素食动物,而栉齿刺尾鱼属Paracanthurus/副刺尾鱼属则属杂食动物。本属鱼类有着活动的牙齿,而吊类其它属的鱼类牙齿都是固定的。其中文学名栉(zhì)齿刺尾鱼中的“栉”,意为梳篦,“栉齿”即梳篦上的齿。由于其独特的牙齿构造,使得它们无法啃食较硬的藻类,而是像刷子一样刮食活石上的软藻和碎屑,故而是很好的工具鱼。它们刮食过程中,藻类中的所有好东西,它们也会一起照单全收中。这意味着饲养它们的水族箱,水和活石不能过分干净,需要留有一定的碎屑以供它们食用。不用担心碎屑没什么营养,考察Ctenochaetus strigosus/扁体栉齿刺尾鱼(夏威夷金眼吊)的肠胃沉淀显示,其食物有最高达90%的无机物。在野外它们需要在珊瑚礁上度过一整天,以寻找海藻和任何能找到的荤食。   栉齿刺尾鱼属的鱼类野生状态下,在浅滩通常独自或者成小组活动;较深的区域,则经常能见到它们成群活动,比如跟在海龟后面啄食。   栉齿刺尾鱼属一共9种鱼,除了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青唇栉齿刺尾鱼(蓝嘴吊)Ctenochaetus marginatus/缘栉齿刺尾鱼未见售卖,其它均较容易买到。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的印度洋与太平洋,向东,有两个物种分布至夏威夷的东北方向;向西,一种到达红海,其余则到达非洲东岸附近。   本属大多数种类都具观赏价值。它们有着流线型的身形,行动敏捷而迅速。它们尾鳍臀鳍末端都呈尖状,显得很有速度感。但注意,这不是一个形态学上的分类特征,诸如Acanthurus/刺尾鱼属A. olivaceus/橙斑刺尾鱼(一字吊)A. maculiceps/斑头刺尾鱼(雀斑吊)以及A. tennentii/坦氏刺尾鱼(耳斑吊)等许多吊类的鱼都具有此特征。   本属许多种类,幼体至成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变色,比如Ctenochaetus hawaiiensis/夏威夷栉齿刺尾鱼(火焰吊)幼体为红色,缘栉齿刺尾鱼为浅蓝色,而Ctenochaetus flavicauda/黄尾栉齿刺尾鱼(大溪地金眼吊)东非金眼吊以及蓝嘴吊幼体则为黄色。随着长大,身体颜色逐渐变暗,即使有些种类成体的颜色多变,但总趋势都是变暗。   它们作为观赏鱼,市场上大多不算常见且相对昂贵,其原因并非因为罕见或者捕捞困难,而是因为它们非常不耐运输。由于其特殊的嘴型,加上因捕捞所造成的恐慌,使得它们的嘴非常容易受伤。所以运输时需要给予其较大的空间,且不要使用硬质的容器。各种折腾过后,能活着运到饲养者手中已是较强壮的个体了,但被袋子擦伤嘴巴几乎难以避免。如果鱼已开口,即使拿到时嘴部有明显伤口,也能很快养回来;但如果不开口,基本有些轻微的损伤就已注定了它的死亡。属内不少种类很难开口,但开口后能接受各种食物,而且抢食凶猛。注意,它们作为杂食动物,只喂素粮是不够的,辅以一定量的高蛋白荤粮也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它们不耐运输,但耐疾病和耐药性尚可,可以使用铜药检疫,但不少观点表示淡水浴的效果更为出色。   作为合格工具鱼,它们的混养兼容性需要特别说明。它们生性害羞,甚至显得有些不合群,但总体温和无害。如果有掠食性鱼类,比如鳗鱼或者大的鲈鱼,它们很容易被捕食,且会持续焦躁不安,应该避免与此类鱼混养。尽管可以和吊类的其他5属相处融洽,但同属却是打得非常厉害,除非缸够大且同时下缸,否则不建议购买多只。对于其他常见的珊瑚礁鱼类,只要缸内有合理的躲藏区域,它们很容易就能与之和平相处。它们不会骚扰无脊椎动物,但如果食物不充足,则很有可能在饥饿时啃食珊瑚(主要是LPS)。   以下摘自《Fishbase》,由"腾讯翻译君"机翻:   分布状况:印度洋。   生境信息:栖息于有遮蔽的内礁顶部和斜坡。通常在大型珊瑚或排水沟中,单独或成群。
东非金眼吊 Ctenochaetus truncatus 截尾栉齿刺尾鱼 幼鱼 身体呈黄色,头部带有浅色斑点幼鱼身体呈黄色,头部带有浅色斑点
东非金眼吊 Ctenochaetus truncatus 截尾栉齿刺尾鱼 成鱼 身体变暗,斑点遍布全身成鱼身体变暗,斑点遍布全身
易淆物种
黄高鳍刺尾鱼 - 黄金吊 Zebrasoma flavescens
黄高鳍刺尾鱼 - 黄金吊
  Zebrasoma flavescens鱼体近似为三角形,体色一致为明亮的黄色。两侧尾部有白色的尾刺。
蓝刺尾鱼 - 紫蓝吊(幼体)
  Acanthurus coeruleus(J)鱼体呈黄色,随着长大开始长出深色的横条纹。眼眶呈蓝色,背鳍以及臀鳍带有蓝边。
橙斑刺尾鱼 - 一字吊(幼体) Acanthurus olivaceus(J)
橙斑刺尾鱼 - 一字吊(幼体)
  Acanthurus olivaceus(J)鱼体呈卵形,整体鲜黄色,眼后方有一条一字状的橙色斑块,幼体时不易辨别,随着长大色斑会越来越明显。
黑鳃刺尾鱼 - 黄吊(幼体1) Acanthurus pyroferus(J1)
黑鳃刺尾鱼 - 黄吊(幼体1)
  Acanthurus pyroferus(J1)此类幼体身体呈卵形,黄色。幼体黄色的鱼类很多,但它有一个区别于其他鱼类的显著特点——鳃盖内呈黑色,即使幼体也是如此。这也是其黑鳃刺尾鱼命名的由来。
海氏刺尻鱼 - 黄新娘 Centropyge heraldi
海氏刺尻鱼 - 黄新娘
  Centropyge heraldi鱼体呈醒目的黄色,尾鳍为圆弧形,背鳍前部上方有尖状棘条。它一般为纯色,但许多变体会有黑色的色斑。
黑鳃刺尾鱼
黄吊(汤加黄吊) Acanthurus pyroferus var.pseudoflavissima
黑鳃刺尾鱼 黄吊(汤加黄吊)
  Acanthurus pyroferus var.pseudoflavissima此类幼体身体呈呈黄色,眼框、鳃盖以及各鳍的边呈缘蓝色。模仿Centropyge flavissima的体色,但背鳍没有尖状棘条。
黄刺尻鱼 - 蓝眼黄新娘 Centropyge flavissima
黄刺尻鱼 - 蓝眼黄新娘
  Centropyge flavissima鱼体呈醒目的黄色,眼框、鳃盖以及各鳍的边呈蓝色。背鳍前部上方有尖状棘条。
截尾栉齿刺尾鱼
东非金眼吊(幼体) Ctenochaetus truncatus(J)
截尾栉齿刺尾鱼 东非金眼吊(幼体)
  Ctenochaetus truncatus(J)身体呈黄色,头部密布浅色斑点。其尾鳍臀鳍末端略呈尖形,眼眶为明亮的金黄色。尾鳍形状不内凹,凭此可与C. flavicauda做出区分。
青唇栉齿刺尾鱼
蓝嘴吊(幼体) 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J)
青唇栉齿刺尾鱼 蓝嘴吊(幼体)
  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J)身体呈黄色,头部有斑点,嘴唇隐约可见青色。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