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资料待整理。
以下为Pleocyemata/腹胚亚目虾类的通用描述。
腹胚亚目是1963年由马丁·布尔肯罗德(Martin Burkenroad)提出的。通过引入腹胚亚目,布尔肯罗德使用单系群的Dendrobranchiata/枝鳃亚目(明虾)和腹胚亚目取代了过去分类中的爬行亚目和游泳亚目。腹胚亚目目包括了此前的爬行亚目中的所有动物以及Stenopodidea/猬虾下目和Caridea/真虾下目中的所有动物,也就是各种虾类、寄居蟹类、蟹类。
这些物种共同的特点是有育卵的行为,而明虾是直接将卵释入水中。故而分类上比爬行亚目和游泳亚目的分类更为清晰。
这些物种多数可供食用,是经济意义最大的一类甲壳动物。
以下摘录自《中国动物图谱》:
形态描述:头胸甲的宽度大于长度的一倍半,呈薄片状,两侧很扩张,复盖着全部步足,后面也很扩张,远远超越了腹都的基部。头胸甲中部隆起,使两侧及后侧呈三个倾斜面,唯胃区具一三角形凹陷,在每一角上具少数颗粒而隆起,在三角形的左右侧线上各具一斜行颗粒隆线,向后侧方延展到鳃区。在胃、心区之间具一横列的颗粒隆线。额部突出,呈三角形,两侧缘稍拱,具不明显锯齿。眼窝小,呈圆形。前侧绿在肝区处较平直,向后稍凹陷,并具不规则的锯齿。后侧绿与后绿连成一半环状弧线,具缝痕。螯足强大,不对称,各节呈三棱形,唯边缘薄而锐,长节前缘具3—4枚锯齿,后缘具扁平锯齿,腕节外缘锋锐,具扁午锯齿,掌节背绿具5—6枚锐齿,外缘具扁平锯齿,其中3枚较为突出,内缘具低平钝齿约9—10枚。步足细小。雄性腹部呈窄三角形,雌性腹部呈椭圆形。头胸甲长43毫米,宽69毫米(雌性)。
国外分布:日本;澳大利亚;遥罗湾;新加坡;印度;波斯湾。
国内分布:分布于中国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