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Chromis chrysura/长棘光鳃鱼台译短身光鳃雀鲷,常见的名称还有黄光光鳃鱼。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Chromis/光鳃鱼属鱼类的简略描述。
体多呈卵圆形,眶下骨及前鳃盖骨后缘光滑,相对较温顺。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 1.6-1.8倍。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仅及眼前缘;齿细小,圆锥状。眶下骨裸出;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体被大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 17-19个。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软条 14-15;臀鳍硬棘II,软条10-14;胸鳍鳍条 18-19;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延长呈细尖形,各具2条硬棘状鳍条。体一致呈暗褐色,腹部偏淡,鳞片中央为黑色。胸鳍基部具一大黑斑;尾柄及尾鳍白色;背、臀鳍软条白色区域起始于基底末端之前;尾鳍上下叶之背、腹缘具暗带。
栖息生态:主要栖息于清澈的泻湖、礁区的斜壁,水深可达近45公尺。群居性,经常成一大群生活于枝状珊瑚丛中的上方盘旋,遇危险则急速躲入珊瑚枝芽间。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共有三个分离的反赤道分布的族群,包括分布于:1.日本和台湾;2.珊湖海,包括万那杜、斐济、新加勒多尼亚和澳洲东部;以及3.模里西斯至留尼旺等海域。台湾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渔业利用:中小型之雀鲷,可食用,一般不为渔获对象鱼。有人将其作观赏鱼之用。 易淆物种双斑光鳃鱼 - 白尾魔
Chromis margaritifer胸鳍基部有黑斑,背鳍后部、臀鳍后部、尾鳍呈白色。叫黑白魔的鱼不少,但货单中的黑白魔通常是这种;黑身白尾的光鳃鱼非常多,但货单中的白尾魔基本也是这种。配图暂缺
大尾光鳃鱼
Chromis caudalis偏棕黄配图暂缺
巴氏光鳃鱼
Chromis bami偏棕黄配图暂缺
长棘光鳃鱼
Chromis chrysura尾鳍黑缘配图暂缺
黄尾光鳃鱼(成体)
Chromis xanthura(A)成鱼体呈灰黑色,大部分区域的种群带有白色的尾鳍。学名叫黄尾光鳃鱼是因其幼鱼的尾鳍呈明亮的黄色,而身体则呈石灰色至亮金属蓝。C. opercularis和其幼体相近,故未见鱼商售卖此种。配图暂缺
彭伯光鳃鱼(成体)
Chromis pembae(A)幼鱼黄尾黑斑,成鱼黑斑点,没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