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Alectis ciliaris/丝鲹常见的名称还有短吻丝鲹。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Carangiformes/鲹形目鱼类的简略描述。
广布三大洋,淡水及咸淡水亦有分布。体型多样,小圆鳞,食荤。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幼时体甚侧扁而高,体长与体高约等长,略呈菱形;随着年龄的成长,鱼体逐渐向后延长;头高略大于头长,使得头背部轮廓陡斜。脂性眼睑不发达。第一鳃弓下枝鳃耙数(含瘤状鳃耙)12-17枝。侧线直走部起于第二背鳍第10-12鳍条的下方,直走部后半部具有弱的棱鳞。第一背鳍在小鱼时有6-7硬棘,随成长而逐渐退化;幼鱼时,第二背鳍、腹鳍和臀鳍前方数鳍条延长如丝状,随着成长而逐渐变短。体银色,背侧较深;幼鱼体侧具4~5条弧形黑色横带,随成长而逐渐消失;第二背鳍及腹鳍前方鳍条基部另具黑斑。本属全世界有3种,台湾产有2种。
栖息生态:成鱼主要巡游于近海及大洋中,有时会游于浅礁区至水深60公尺处;幼鱼游泳能力差,行漂浮生活,有时会随潮水而漂至岸边或港湾内。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壳类为主,偶而捕食小鱼。
地理分布:泛世界种,全世界各温暖海域可见。台湾沿海皆可见其踪迹,是常见之鱼种。
渔业利用:主要渔法以延绳钓或拖钓,亦常被定置网捕获。一般以清蒸或红烧处理,亦可加工腌渍或晒干食之。 成鱼 易淆物种丝鲹
Alectis ciliaris第一鳃弓下枝鰓耙(含瘤状鰓耙)数为12~17枝。印度丝鲹
Alectis indica第一鳃弓下枝鰓耙(含瘤状鰓耙)数为21~26枝。